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类学科 > 薯类育种 > 内容

甘薯无公害高产、高效生产技术(二)

作者:肖利贞    更新时间:2011-5-27 15:32:17
2.2 .4.1地膜覆盖栽培  覆膜栽培能增温、促苗早发,提高产量,而且早上市,效益高。4月中旬栽植,7月下旬早熟品种即可上市。技术关键是:选择肥力较高地块覆膜,深耕一次施足基肥,起垅足墒栽种,盖湿土不盖干土,早栽壮苗。先栽后覆膜,覆膜前垅面喷洒除草剂,667m2用72%都尔100毫升或乙草胺100克加水50Kg均匀喷后,立即覆膜,再破膜露苗,用土压严地膜破损处与膜周围。栽后加强田间管理,如防止地膜被风刮起,封垅时喷洒多效唑防徒长,及时防旱排涝治虫等。
2.2 .4.2 春薯栽培  丘陵旱地春薯关键技术是:抗旱栽种保成活,采取选用壮苗、拉泥条、抗旱点水,或假植催根等措施。平原旱地春薯栽植除选用壮苗、抗旱点水外,注意防治地下虫。
2.2.4.3 夏薯栽培  夏薯增产关键技术是“早”字,最好采用麦收前20天左右麦垅套栽、或春烟栽后1个月行间套栽、或马铃薯收前20天左左在垅边套栽或瓜田收获前20-30天套栽.如麦后栽夏薯应边收麦、边整地,深耕垅栽,一次施足优质有机复合肥,并包入垅心,选用蔓头壮秧,抢时早栽,足墒栽种,抗旱浇水不等雨,并窝施磷酸二氢钾2kg/667m2,促使甘薯早生快发,并加强田间管
2.3 田间管理
2.3.1    前期管理  从栽植至有效薯数基本形成为生长前期(发根分枝结薯期),春薯栽后至60~70天,夏薯栽后至40天左右,本期末茎叶进入封垅期,茎叶覆盖地面,叶面积系数一般达1.5左右,高产地块达2.5。主攻目标是根系、茎叶生长,管理的核心是保证全苗。主要措施是:查苗补栽,消灭小苗缺株(补苗选用壮苗在下午或傍晚时补栽最好,在田头栽一些预备苗以便补缺),及早中耕、除草(从成活期至封垅前,中耕2遍,先深后浅,免留“围根草”、“卡脖泥”);早追肥,防弱苗(肥地不追,弱苗偏追,穴施尿素5~10kg/667m2,如基肥不足,距棵15cm左右条施适量有机复合肥);秸草地面覆盖(300kg/亩左右);防治地下虫;适时打顶(主蔓长50~60cm时,打去未展开嫩芽,待分枝长50cm时,打群顶;水肥地早控,化控1~2次,在团棵期和封垅时,每667m2用15%多效唑80克加1支维他灵4号,加水50~60kg各喷洒一次,有利控制茎叶后期疯长。
2.3 .2  中期管理  从结薯数基本稳定至茎叶生长达高峰为生长中期(蔓薯并长期),春薯在栽后60~100天,夏薯栽后40~70天左右。本期末叶面积系数达到高峰值4.0~4.5,本期主攻目标是地上、地下部均衡生长.管理的核心是茎叶稳长,群体结构合理。主要措施是:防旱排涝(当叶片中午凋萎,日落不能恢复,如连续5~7天,可浇水),即垅作半沟水为宜。遇到多雨季节,使垅沟、腰沟、排水沟“三沟”相通,保证田间无积水,疯长田(茎叶产量超过3500kg/667m2,叶面积糸数长期超过5.0)可提蔓、不翻秧、不摘叶,可喷酒1~2次0.3~0.4%磷酸二氢钾液,也可喷2%的硫酸钾溶液或5~10%的草木灰浸出液,或唛2~3%的过磷酸钙浸出液。如叶面积系数不足4.0,可喷施1%的尿素与0.3%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~2次,防止早衰。
2.3.3  后期管理  从茎叶生长高峰期至收获为生长后期(薯块盛长期),春薯在栽后100天以后,夏薯在栽后70天以后。本期主攻目标是:护叶、保根、增薯重。本期末叶色褪淡即正常“落黄”,叶面积系数在2.0左右,后期主要管理措施是:防早衰(脱肥田落黄较早,喷洒1%尿素与0.3%磷酸二氢钾液);旺长田可以提蔓不翻秧,喷洒2遍,0.3~0.4%磷酸二氢钾液,及时防旱排涝和防治食叶性虫害。
2. 4 病虫害防治
按照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坚持以“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为主,化学防治为辅”的无公害化治理原则。
2.4.1  农业防治
2.4.1.1    健薯健苗,轮作倒茬.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,因地制宜选用抗(耐)优良品种,建立无病留种地(包括大田栽植),从育苗到贮藏,采用健薯育苗,使用健康的不带病毒、病菌、虫卵的种薯育苗,用健苗栽植,结合冬耕拾虫冻垡。并选择健康的土壤,实行轮作倒茬,应种在3年内未种过甘薯的生茬地上。
2.4.1.2    净肥净水,严格管理.实行垅栽并对田间排灌设施改造和肥、水、光等栽培条件的严格管理和控制,促进甘薯植株健康生长,抑制病虫害的发生。测土平衡施肥,增施磷、钾肥、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,适时适量施用化肥。施用净肥与净水灌溉,防治病害。
2.4.1.3    合理密植,清洁田园.加强中耕除草、清洁田园、地头杂草等田间管理,降低病虫源数量。
2.4.1.4    建立病虫预报系统,以防为主,尽量少用农药和及时用药。
2.4.1.5    病薯病株,及时处理.窥测田间发病中心,对病株及时清除.在贮藏、育苗、发现病薯、病株残体等应该远离深埋。
2.4.2  生物防治 
利用16000IU/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即Bt生物制剂500~1000倍液60~75kg/667m2,防治鳞翅目幼虫如甘薯天蛾、斜纹夜蛾、甘薯潜叶蛾、甘薯麦蛾等。利用0.38%苦参碱乳油300~500倍液防治蚜虫以及金针虫、地老虎、蛴螬等地下害虫。利用2%白僵菌粉防治蛴螬等,用量2kg/667m2,起垅前撒施或栽植时穴施,施后封土,严防日晒。据山东省农料院研究,用1.8%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-5000倍液灌根(400-500ml/株)防治甘薯茎线虫病效果与神农丹农药防治效果相同。用0.9%阿维菌素乳油4000~6000倍稀释液,还可防治红蜘蛛。
2.4.3  物理防治
利用温水浸种(51~54℃)浸种10分钟,或贮藏时高温(36-38℃)处理(4昼夜)或高温(35~38℃3至4天)催芽育苗及控制贮藏窖温(11~14℃)防治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软腐病(包括收获适时(地温降至15℃左右),防止冷害和受伤)。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(鳞翅目及地下害虫等)。或傍晚田间每隔一定距离放一泡桐叶诱集小地老虎幼虫,早晨翻开叶进行捕杀。各代成虫盛发期用杨树枝扎把诱蛾,可消灭甜菜夜蛾成虫。采取适时收获,防止薯块不受冻,防止破伤、保持贮藏窖温11~14℃,不低于10℃,以及采取大屋窖高温处理等措施防治甘薯软腐病。
2.4.4  检疫措施
严禁调运病薯、病苗,发现甘薯茎线虫病、甘薯根腐病,甘薯黑斑病、薯瘟、蚁象等病薯、病苗,立即处理,绝对不许栽植。
2.4  5  药剂防治
农药施用严格执行“农药安全使用标准(GB4285-84)”和“农药全理使用准则(GB/T8321)的规定。应对症下药,适期用药,轮换交替使用不同的适用药剂,运用适当浓度与药量,合理混配药剂,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。
禁止施用高毒、剧毒、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有:甲胺磷、甲基对硫磷、对硫磷、久效磷、磷胺、甲拌磷、甲基异柳磷、特丁硫磷、甲基硫环磷、治螟磷、内吸磷、克百威、涕灭威、灭线磷、硫环磷、蝇毒磷、地虫硫磷、氯唑磷、苯线磷、六六六、滴滴涕、毒杀芬、二溴氯丙烷、杀虫脒、二溴乙烷、除草醚、艾氏剂、狄氏剂、汞制剂、砷、铅类、氰化物类、磷化物类、敌枯双、氟乙酰胺、毒鼠强、毒鼠硅、氟乙酸钠、三氯杀螨醇、五氯硝基苯、五氯酚、稻瘟醇、薯瘟锡、稻瘟净等农药。
2. 4.6 主要病虫害防治
2.4 .6.1  甘薯黑斑病  育苗及薯种贮藏时分别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500~700倍液浸种或栽植时浸苗基部10分钟。
2.4 .6 .2  甘薯茎线虫病  对育苗地进行药剂处理,每亩用50%辛硫磷1000毫升对水300倍,结合耕地施入15cm深土中,严防日晒。病地大田栽植时在选用无病健苗的前提下,用50%辛硫磷1000~1500倍液窝施。每穴0.2~0.3kg,随后封严。
2.4 .6.3  甘薯根腐病  目前还未见防治有效农药,只有采用农业措施防治,如选用抗病品种、壮苗、早栽、轮作倒茬、深耕改土、增施优质洁净农家肥与磷钾肥料、清除病残体、检疫以及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防治。
2.4 .6.4  地下虫(蝼蛄、蛴螬、金针虫、地老虎) 用5%辛硫磷颗粒剂2-2.5Kg/667m2,(或用50%辛硫磷乳油1Kg拌直径2毫米左右的炉渣10Kg制成的5%辛硫磷毒砂)或用50%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拌细土100kg/667m2,犁地时均匀撒入犁沟防治或用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。防治地老虎、蝼蛄也可用毒饵诱杀,用90%敌百虫可湿性粉剂60~100g,先以少量清水化后,和炒香的棉籽饼或菜籽饼5~7kg拌均匀。也可用毒草诱杀,取鲜草25~40kg,铡成1.7cm长,与90%敌百虫50g,清水适量拌均匀后,于傍晚撒在薯苗根附近地面上诱杀。
2.4.6 .5  红蜘蛛  用5%尼索朗(噻螨酮)1000倍液或用20%甲氰菊酯(灭扫利)2000~3000倍液(还兼治斜纹夜蛾)或20%速螨酮可湿性粉剂2000-4000倍或15%速螨酮乳油2000-3000倍液防治,以上药交替使用,每隔7天喷药一次,一次50Kg/667m2,连续喷药3次。
2.4 .6 .6  甘薯麦蛾(卷叶蛾)  可用90%敌百虫1000倍液或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%辛硫磷1000倍液交替喷药,一次50Kg/667m2.
2.4 .6 .7  甘薯天蛾、斜纹夜蛾、甘薯潜叶蛾  每667m2用90%敌百虫1000倍液,或50%辛硫磷1000倍液或用2.5%溴氰菊酯(敌杀死)2000倍液,或10%氯氰菊酯(灭百可)2000倍液喷雾,一次50Kg/667m2,以上药交替使用。
2.5采收
河南省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(地温12~15℃)开始收获,贮藏鲜薯与种薯于“霜降”前收完。鲜食薯为早上市只要块根充分膨大,并达到无公害甘薯的质量要求,也可提前收获。务必防止收获过晚,发生冷害腐烂造成损失。收获时,选无雨天上午收刨,防止暴晒、雨、淋、水、渍和霜冻。当天下午入窖。要注意做到轻刨、轻装、轻运、轻卸,有条件最好用塑料箱或条篓装运,严防破伤、防污染。当地温降至18℃以下,淀粉就停止积累,因此,淀粉加工用薯,在地温降至10~18℃时,即可收获加工。
3 .甘薯产后工序
3.1  产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
甘薯收获后,鲜食商品薯上市应就地整修,及时包装,每批产品包装、规格、质量、品种应一致。产品包装物上标明无公害产品标志、产品名称(鲜食型红肉薯、鲜食型黄肉薯、鲜食型紫心薯、淀粉加工薯),产地、生产者、规格等。包装物分大网袋(40kg)、中小网袋(25kg、20kg)、纸箱(5~10kg),必要时用泡膜网套薯块。保持整洁、干燥、牢固、透气、无污染、无异味、内壁无尖突物。纸箱无受潮、离层现象.塑料箱符合GB/T8868要求.在包装运输时,做到收获后及时包装运输.运输工具清洁卫生、无污染.装运时,做到轻装、轻卸,严防机械损伤轻放,运输中防冻、防日晒、防雨淋和通风换气。
3.2  甘薯贮藏
3 .2.1 贮藏前淮备工作  贮藏保鲜及作种用甘薯,专业贮藏保鲜户最好在地势高燥岗地上建地下式(5m以下)自然保鲜大窑窖,平原地区建保温型的半地下式永久性砖券窖,大小以贮量而定,一般贮存100吨鲜薯,需建用300~350m3容积的窖,贮藏前,要对旧窖进行清扫消毒,用硫磺熏蒸或喷洒50%多菌灵500倍药液杀灭病菌,处理后,注意通风换气,排除废气体.
3.2.2贮藏期管理  入窖的甘薯,严格剔除带病、带伤、水浸、受冻的薯块.贮藏时,及时采用高温(36-38℃)处理(4昼夜)可有效地防治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软腐病.。或用70%甲基托布津500~700倍药液或甘薯保鲜剂浸沾后贮藏,注意:用多菌灵过20天后,用甲基托布津过50天后,方可食用上市。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/3。在薯堆中间放入通气笼,以利通风。窖温保持11~14℃,湿度保持85~90%,确保安全贮藏。
    临时贮存时,应在阴凉、通风、清洁、卫生的保温(室内不低于10℃)条件下贮存,严防烈日暴晒、雨淋、冻害、有害物质的污染和病虫害的侵染.
3.3  分级处理、加工销售 
鲜食商品薯首先对薯块分级,依大小和无公害甘薯质量标准进行分级,以质论价,分路销售。综合国内外市场对鲜食甘薯的要求,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:
3.3.1没有污染: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,进行操作,确保其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指标。
3.3.2外观好看:薯形纺锤较短,两端较钝,皮色鲜艳,皮光滑,无条沟,根眼浅。
3.3.3熟食味佳:熟食味道纯正,粉质适中,口感香、甜、糯、软,或栗子口味,纤维少。
3.3.4无病虫害:薯块不带黑斑病、茎线虫病,无虫口、无破伤。
3.3.5大小整齐:国内市场以200~500克,国外市场以100~400克的薯块最受欢迎,经分级,提高整齐度。
3.3.6干净卫生:不带泥土杂质,必要时进行洗涤。
3.3.7精品包装:选择上等精品,采用特制纸箱(5公斤、10公斤装)包装,提高产品档次。对精品包装薯块进行洗涤、晾干、包装上市。包装可采用5kg、10kg装的特制纸箱包装,作为精品,投放市场。也可用织袋包装,进行批发或零售。实行“专业种植户+专业运销专业户”、“基地+种植农户+保鲜专业户”的产业化经营方式。淀粉加工原料按品种和鲜薯质量等级分别袋装、销售、实行“加工企业(公司)+基地+农户”等产业化经营方式。
分享到
  • 上一篇:甘薯无公害高产、高效生产技术(一)
  • 下一篇:甘薯生物技术研究进展
  • 最新更新

    热门推荐

    移动端首页 | 电脑端

    程序设计:龙岩市农科所 信息中心©